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教育如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杨红艳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6-04-06 | 浏览:293次 ]

----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研修学习心得

杨红艳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

2016年3月,一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陕西省第二批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域外研修学习在上海铭师培训中心拉开了序幕。从3月20日隆重的开班典礼开始,到3月27日满载收获的结业典礼结束,短短八天的培训,我们走进了上海交通、上海华东师范2所大学,聆听了李政涛、崔丽娟、倪闵景、祝庆东4位专家、名师颇具学术特色的精彩报告,参观了上海华理附小、上海市洵阳路小学、上海实验学校东校3所各具办学特色的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了上海基础教育的权威性、前沿化与创新性。

在学习中,我不止一次的被名家大师的教育理念点燃和鼓舞,不止一次的被上海市各具特色的优质学校震撼和触动,不止一次的被教育人的理想和使命涤荡和唤醒,更不止一次的被同伴们的谦卑好学激励和打动……。正因为了有了如此之多的不止一次,所以才有了6篇“夜不能寐”的拙笔梳理,有了“学而知困”的惶恐不安,有了“以人为镜”的观照反思,有了“不断超越”的理想信念,更有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铮铮誓言。

回忆所学所思,粗浅梳理如下:

一、 以人为镜明得失,反观自我求突破

此次培训,有缘聆听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题为《名优教师专业成长与课堂教学》的精彩报告,并被他独特的讲课方式所折服。三个小时的报告中,李教授一边讲述,一边在电脑上随机敲打出报告的主要内容。他的报告层次清晰、智如泉涌。最难得的是,在边讲边敲击文字中,他可以从容不迫的做到心、口、手的完美配合,不仅讲述语言精辟凝炼,输入文字准确无误,而且速度极快。在报告中得知,他的卓越表达得益于不断的自我训练超越;他的理性思考来源于他坚持不断的以读促写、以写清思;而他对教育精辟的见解、智性的分析更是得益于他长期浸泡于课堂之中,在4500余节听课中获得的真实感受。所以他的报告既有学者的高度,又有接地气的温润,听后让人深感余音绕梁数日不绝于耳。

我在李教授的报告中体会到: 一位优秀的教育人,永葆自己教育生涯的青春,不仅要对教育葆有永不枯竭的激情,还要有不断积淀成长的厚度。这些积累来源于阅读、写作、实践;来源于自我反思与重建;来源于课堂教学“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自我要求与砺练; 来源于对教学目标“效益、效果、效率”的不断追求与超越;来源于对教学设计“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不断审视与思考……

我体会到教育教学是师生生命共同的交织与共同的消失,课堂教学没有演练场,只有教师坚持对自我的训练和雕琢,才能在与学生生命的共生中不断地生发个体的内生力,自生力,达到与学生的共同生成与共同成长。

培训中,也有缘聆听了崔丽娟教授题为《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压力相对》的精彩报告。崔教授言语精辟,诙谐幽默,博学中蕴着深邃,干炼中融着娇美,精明中透着达观。她用抑扬顿挫的讲述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而不是消极等待的人,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正确看待压力这把双刃剑,面对问题时,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想,幸福是一种感染和传递,只有教师乐享职业的幸福,拥有幸福的人生,才会同样带给孩子们幸福的教育,引领着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还有诸多教育大家的精彩报告,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但我明白:以人为镜明得失,反观自我求突破。每一个学者大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优秀卓越的背后必然是不断的积累与提升,只有量变才能形成质变,才能从教书匠向着教育家迈进。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勇于自我打破,敢于重新归零,并乐于生生不息的学习调整,不断提升,唯有此,才能给学生新鲜的养份,成为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智慧教育人。

二、 以课为镜明差距,把握内涵寻提升

参观中聆听了多节上海的课堂教学,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华理附小的课堂。华理附小的课堂可以用“严、细、深、实”四个字来概括。严即严谨: 导学过程严谨,知识探究严谨,教学语言严谨,学生能力训练严谨,这严谨显示了教师良好的学科素养。细即细腻: 学习过程处理的非常细腻,重难点突破,易错点辨析,知识点训练无不突显细腻,展示了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深即深刻: 学习内容深刻,举一反三。思维挑战深刻,质疑追问。知识链接深刻,归纳概括,让你听后不由心生喟叹,证实了上海教育的高品质。实即扎实: 探究过程扎实,充分尊重学习过程,尊重课堂自然生成,不强而弗抑,不过份牵制,不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实还代表朴实。华理附小的课朴素朴实,无花架子,甚至从表面看来没有精巧的设计,但细细品味才觉课堂遵循了知识发展与学生学习特点的暗线。就数学学科而言,这实乃最高明的设计,体现了从学生与知识出发,始终服务于学生学习的特点。正可谓课堂简约而不简单,道法自然。

华理附小的课是上海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一个缩影。反观我们的课堂,有时为了追求形式的多样,教学方法的创新,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准确把握,课堂花架子多了,实在味少了。而上海的课正是追求叶澜教授倡导的“五实”课堂,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课堂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带着观课后的思考和感受,我将和老师们一起雕琢课堂教学,锤炼教学艺术,形成教学风格,提升教学效果。

三、 以校为镜明责任,思考对接再启程

培训中参观了3所学校,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上海市洵阳路小学。学校环境精致中透着精心,别致中透着雅美,目之所及之处,无不彰显育人思想与审美品质。可谁又曾想到,这样一所以人为本、处处体现童真童趣的花园式学校竟是从一所师资、生源都无比薄弱的学校艰难起步,发展而成。

洵小是一所建于上海棚户区的学校,主要生源来自于农民工子女。学校经历了上海教育撤点并校的动荡,在艰难中求生存。1998年,在朱乃楣校长的带领下,学校以”尊重生命,相信生命的力量”为办学理念,开展叶澜教授指导下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研究的第一个五年,学校先从语、数、英三个主要学科切入,开展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结构研究;第二个五年,学校实现了从关注教法到关注孩子成长需求的飞跃,完成了从经验到课题的研究转型,突破了从一节课的有效到整体性的有效;第三年五年,学校从学的结构研究转入基于儿童认识的课堂研究。她们引入数据分析,总结儿童特征的六大分类,依据分类建立学习风格,依据风格研究教学策略的调整。学校精心设置了以“创新实验园”、“艺术畅想园”、“梦工厂”为主要内容的“二园一厂”课程,让孩子们在体验、感受、快乐中培养兴趣与热爱。难能可贵的是,洵小的寻阳文化得以真正意义上的生发与诠释,即共同寻找师生生命的成长,让每一个洵阳孩子都充满阳光,让他们获得公平、公正、柔软、善良、自信与力量。

改革总是伴着艰辛,这其间学校共承受了两次5年闭关修炼,才得以超越涅槃。这18年的研究,朱校长和老师们一起用情怀逐梦,用宁静坚守,用智慧超越,更用沉淀回归。她们用教育者的智慧和情怀在上海棚户区造就了一所卓越学校,为外来务工子女觅得一片暖阳。

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好教师成就一方好教育。钦佩之余,我想,我能为我的孩子们做些什么?我所就职的宝鸡高新三小正是因农村撤点并校而建成的新学校,如何向教育的底层发力,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给农村的孩子一样的阳光,一样的优质教育,这是我和我的同伴们应该坚定践行的教育理想。“以校为镜明责任,思考对接再启程”,在朱校长和洵小人的身上,我们似乎找到了力量。

上海培训获益匪浅,虽无法悉数尽述,但带给我的影响却是旷日持久,并引领着我不断超越自我,寻求突破。许久,我都在想,学科带头人带什么?思量再三,我想,学科带头人带的不仅仅是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方法理念,专业的科研实践,更是为人师者高远的志向,是矢志不渝的坚实求索,是不断碰撞对接的新生。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习得”,这“习得”更应该是一种“悟化”和“我化”,正所谓,得其要旨,明其核心,听着别人的观点,思考对接着自己的事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春风正暖,花开正浓。八天的学习一晃而过,而真正的思考践行才刚刚起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愿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突围,都是一次新生,愿我们带着学带人的理想与责任,在坚守与创新中从容穿行,不负光阴,不辱使命。

(整理于2016年4月4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