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案例集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5-11-18 | 浏览:108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陕西省安康市第一小学 王文琰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足迹”。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这篇课文写了三件事: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到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凌,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最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语文学习的能力,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了默读课文,能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由于这篇课文中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背景了解不多,很难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因此,我想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课文中第二件事的研读上,通过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通过对比租界内外光景的不同、中国巡警对待洋人和中国人态度的不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以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从而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进一步激发学生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资源利用

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了解周恩来的一些情况。

《周恩来少年时代的故事》《大地的儿子》等文章和书籍的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崛起、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3、研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研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畅谈志向,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志向的成语,学生认读。

志存高远 壮志凌云 雄心壮志 志在千里

2、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3、学生谈自己的志向。

设计意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我将教学本课的目标确定为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里认读关于志向的成语,首先是为了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志向,其次还是为第二课时学习周恩来“立志”这一部分和激发学生努力奋斗做铺垫。

4、有志者事竟成!我们今天要走近一位伟人——周恩来,学习他少年时代立志读书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板书课题,强调“为”的笔顺和“崛”的写法。

指名朗读。

解题,“之”的意思是“的”,“崛起”指的是“兴起”,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

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

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句关于“立志”的名言,更是一个 “爱国”名句。要让学生会读、会写,更要让学生把它记在心里。强调“为”和“崛”的写法是为了写,理解意思是为了记,读题质疑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自由读文,感知大意

过渡语:同学们的疑惑其实都围绕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少年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了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用心读书,你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学生自由朗读。

2、词语教学

1)模范 巡警 吵嚷 惩处 踊跃 欺凌

①指名读,指导学习多音字“模”、“处”。

②齐读。

③从文中找出“惩处”所在的句子,指名读,学习多音字“通”。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④指导学生书写“嚷”、“惩”。

2)疑惑不解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①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

读到“衣衫褴褛”这个词语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请你“铿锵有力”地朗读这些词语。

②齐读。

设计意图:

两组词串都包含很多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字词,这一环节旨在达成教学目标的第一项。第一组词串重在读和写,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模”“处”“通”,掌握根据意思确定多音字读音的方法。“嚷”的笔画较多,“惩”是上下结构,是两个容易写错的字,在课堂上指导书写,加深孩子对易错字的印象,还是对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上写字训练的落实。第二组词串是课文中三件事里比较重要的三个词,学生用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衣衫褴褛”,指导朗读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知“铿锵有力”的意思。

3、感知课文大意。本文写了哪几件事呢?

1)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板书:疑惑 体会 立志

2)谁能把这几件事连起来说一说?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抓住课文每一部分中的关键词句,然后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就叫连接段意法。

设计意图: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一个要求。由段到篇,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连接段意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教给学生方法。

三、研读课文,体会“不振”

(一)默读课文,初步感受 “中华不振”。

1、孩子们,少年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中华不振

2、你们能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读出“中华不振”呢?我想让同学们再读读课文,默读,会吗?读书的时候还要做些什么呢?(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读一边画出句子,留下思考的痕迹。)

学生交流“中华不振”的原因,教师点评。

(1)伯父的告诫体现了“中华不振”: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2)租界里发生的事体现了“中华不振”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握紧了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中默读的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一环节是对默读的训练。读文是为了解惑,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画出相关句子”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通过默读和交流,学生初步感知“中华不振”。

(二)研读重点,深入体会“中华不振”。

1、课文处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特别是租界里发生的那件事让我们的感受最深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租界里看看,课文哪几段写了租界?

(1)指名读第7自然段。

(2)知道租界是什么意思吗?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学生交流: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3)这里说租界与别处大不相同,租界外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几张老照片。(课件出示上世纪初的一些老照片,教师简单讲解。)你们能试着也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租界外的样子吗?

课件出示:一间间房屋……一条条小巷……道路上行走的大多是……和……

(4)再读读这一段的第一句话,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抓住“闯进”感知租界是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去的。

设计意图:

“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是租界留给少年周恩来的外在印象,别处是什么样子,课文中并没有写,出示上世纪初的老照片,学生就会在头脑中进行一个比较,进一步产生疑问:为什么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过着奢华的生活,而中国人却那样贫穷?为深入体会“中华不振”打下基础。指导学生根据照片中的所见,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租界外的样子,进行说话训练,也是为了加深这种体会。

2、这就是租界,这就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这就是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去的租界。相信你读了第8自然段后会对租界有更深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租界看看那让人揪心的一幕吧。

(1)学生小声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句子一: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衣衫褴褛的妇女,得意扬扬的洋人,这鲜明的对比一定刺痛了你的心,请再读一读。

句子二: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他训斥了一通。

亲人轧死,却惨遭训斥,你能体会到这位妇女的心情吗?请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句子三: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①是什么让中国人紧握着拳头?(带着你对洋人的恨读读这句话)

②紧握你们的拳头一起读——

③孩子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又一幕,此时,你们紧握的拳头最想做什么?

是的,我们要惩处,我们要反抗。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围观的中国人敢不敢惩处,敢不敢反抗?中华不振啊!他们只能把愤怒埋在心里。

④教师引读:

因为中华不振,所以——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他训斥了一通。

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设计意图:

第8自然段是本文中描写得最为具体、细致的一个部分,这一段描绘了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场景。采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式小声朗读,抓住场景中的人物,通过入情入境的读感受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内心充满愤怒,可敢怒而不敢言。从而走进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华不振”。

3、这就是租界,这就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这就是中国人没处说理的租界,租界里的一切都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不振。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在想什么。12岁那年的沉思决定了周恩来一生的道路,他会沉思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一写,写的时候可以用上本节课所学到的一些词语。

(1)学生练笔。

(2)交流练笔。

设计意图: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周恩来的所想直接促使他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设计这样的写话练习,是指导学生对这一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和升华。学生通过练笔和交流,感受少年周恩来心系国家、关心人民的博大胸怀。

四、课堂小结

有志不在年高!少年周恩来一心想着国家、一心念着人民,多么博大的胸怀,多么远大的志向。

五、作业设计

1、积累本节课所学的词语。

2、阅读课后“阅读链接”。

3、读课外书籍《大地的儿子》。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推荐优秀读物,让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探究,更全面地了解周恩来,感受他不懈追求、努力实现自己志向的可贵品质。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文中有很多难读的词语,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课文中的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大多数孩子都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很难体会“中华不振”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灾难。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博大胸怀呢?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文本,希望能从中找到突破口。一篇文章中写了三件事,一定有一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有所侧重地展开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引导学生以“中华不振”为突破口,以认识“租界地”为抓手,一步步地走进了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关心国家命运、心系劳苦人民的博大胸怀。

引导学生对比租界内外光景的不同,感受“中华不振”。

课文第7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租界地”: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可是,这样的繁华是建立在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压迫之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也感受到这一点呢?“对比”是一种最直观的方法。我搜集了大量能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图片和文字,从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一带果然和别处大不相同”,然后又通过说话练习加深对租界地的认识。学到这里,学生自然就会有了疑问:租界内外为什么大不相同?为什么外国人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行走,而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却没有自由?为什么租界地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租界地以外就破破烂烂、冷冷清清?有了这样的质疑,自然就有了探究的动力,课堂学习就更加有效了。

2、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读出画面来,体会“中华不振”。

第8自然段是这篇文章中写得最为生动的一段,少年周恩来也正是从这一件事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这是一段文字,更是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画面的中心是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国妇女,她的旁边站着得意扬扬的洋人、耀武扬威的中国巡警,他们的周围站满了敢怒而不敢言的中国人,画面的背景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采用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一个个人物从语言文字中拎出来,入情入境地朗读、设身处地地感悟,读出对妇女的怜,对巡警的愤,对洋人的恨,读出自己满腔的怒。以读促悟、用悟激情:中华不振啊!我们想惩处,可不能惩处;我们想反抗,可不敢反抗。唯有化悲愤为力量,为建设一个新的国家而奋斗。

3、带领学生走进少年周恩来的心里去,抒写“心系中华”。

学生已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不振”,与少年周恩来产生了情感共鸣,此时练笔自然就“情动而辞发”了。


以上三个方面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对本节课做了反思。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如果学生课前预习很充分,整个教学流程就会比较顺畅地进行下去;如果学生课前并没有预习或是草草预习,往往就会在字词教学这一环节花掉大量的时间,以致于很难将后面的教学内容进行完。因此,在教学内容、方法和侧重点的把握上,一定要根据学情有所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