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室动态



工作室动态


工作室导师原创:站在高处,从新思考数学(渭南 孙慧敏)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8-01-09 | 浏览:311次 ]


一种痴狂,万千诗意!行云流水,卓尔不群。

遇见大师张宏伟,点石成金孙慧敏。

记录每个细节,思考每道流程,

知其然,想其所以然,

这才是观课的真正要义。

向张老师致敬!向慧敏老师学习!

喜欢你的文字,更喜欢你的情怀!

收藏了!

-----赵科利



站在高处,从新思考数学

渭南 孙慧敏(特级教师)


歌德说,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必须提出聪明的问题。

——题记

为寻诗意来长安

王小波有句话:“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许多人都记住了这前半句,却忘了后半句:“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当然,长安城不是王小波一人的长安城。这座城市的包容和胸怀,让多少才子流连忘返,魂牵梦绕。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一座座久远的建筑,向你讲述记忆深处的史脉和传说,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诗意的长安城里,万物皆是历史。

这个冬日还不是那么的凛冽,有暖暖的太阳,天空也是靓蓝靓蓝的,雾霾还不曾来侵蚀。街巷里步履匆匆的行人,让城市少了些诗意多了些忙碌。在诗意与忙碌的交织点,我遇见绿色教育 ,遇见浪漫与理性和谐一致的“全景式数学教育”。

张宏伟,“全景式数学教育”创建人。这位耿直的山东汉子,带领他的团队在西安的首秀日,刚一开口说话,竟情不自禁的哽咽了起来,那激动和喜悦的泪水,留在了这温情的长安城里。

颠覆认知的开场课

《审问》一课是张老师独创的一节课,这节课的设计很简单,没有固化的模式,也没有刻意的套路。内容也很简单,就一个问题。整堂课所用也就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PPT。但在这简单的背后,却是烧脑的40分钟,让我们一起细细回顾。

一开始,本是老师要出脑筋急转弯的,结果学生抢了他的话,老师也就由着学生去了。学生的问题和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但在这里,无谓对错,张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思考。

穿越千年为问题。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你可以穿越到3400年前,认识甲骨文中的“问”。或者是2400年前,让苏格拉底告诉你: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也可以穿越到70年前,和爱因斯坦一起讨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还可以是现代,要善于提问,更要善于“审问”。

每次穿越都有思考,让学生说自己对这些经典话语的理解,还要猜一猜是谁说的。到了现代,学生也猜了很多巨匠和名人,当屏幕出现张宏伟时,所有的听者都哈哈笑了起来。张老师自带幽默地说,跟老师一起做学问,“ 审”就是审问,“问”就是问题。“审问”就是审问问题。这几个穿越,看似无用实则告诉学生,直面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知道并追问知道。张老师说,应用题为什么要放一个问题进去?就是为解决问题。当偌大的屏幕上只出现问题:张老师买铅笔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时我真不知道他要卖什么药。他问学生:“你从这个问题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买铅笔;张老师;需要钱(人,事,物)。他继续追着学生问你还知道什么呢?学生想了片刻说:不止一支;知道在什么地方买的;不卖别的;买铅笔这件事情;可以用加法呀,也可以用乘法啊;还知道单价×数量=总价……听到这里,我稍有明白,原来他是让学生逆流而上,用问题隐藏的信息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可能,也就是问题背后的知道。

他不限制学生的想法,幽默的话语消除了学生的胆怯,让学生有了想说的愿望。当张老师再问:你知道了这些之后想追问什么?学生的思维如河流般哗哗流淌,课堂上有了二十几个追问清单,我一一列举如下:谁派的?给谁用?谁卖?品牌?几支?单价?为什么买?带来多少钱?够不够?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放哪?钱哪里来?颜色,质地,软硬?买完铅笔去哪里了?用什么装?还剩多少钱? 交通工具? 和谁一起去的?包装东西用了多少钱? 人,干什么?真假?是同一种笔吗?包装盒扔哪里了?买铅笔走了多少路?打折了吗?还买到别的吗?……(原谅我记录速度没有学生的思维快,可能有漏掉的。)当看到学生一口气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时,我才明白了,他想让学生找到问题本身隐藏的秘密。

一般的情况下,学生习惯于给定条件的解决问题,思维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而张老师却将学生推到了问题的风口浪尖上,让学生主动寻找主动构建,也难怪学生的思维如鸟儿般自由飞翔。

看似无用却有用。看着满满一黑板的“知道与追问”,他让学生思考:哪些问题和这个问题是高度相关的?哪些问题与这个问题是无用的?在学生的对比中,找到最没用的那个追问,然后毫不犹豫直接划去。在老师睿智的提示下,学生这种天马行空的思维状态又被拉回到地面,重新思考。

当一个学生的追问“品牌”被认为是无用的时,他迫不及待地怂恿这位学生为自己辩解,孩子自己也认为这个追问就是无用的。这时我感觉张老师有点失态,甚至有点歇斯底里了。他内心深处是那么渴望孩子对自己的追问进行辩解,可这位孩子没有理会老师,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有点痛心地说:“你失去了为自己辩解的机会。”还好,有一位同学愿意帮他进行了辩解:“品牌不同,价格不同”。这不是巧舌如簧,更不是狡辩,而是深度思考后对问题更全面的认识。我也终于理解了他的失态和痛心。

为什么品牌和单价它俩高度相关?同一种对什么产生了影响?学生不约而同的说,对算法有影响,若是同一品牌就用乘法,不同的品牌则用加法。

为什么要追问带多少钱?剩了多少钱?学生毫不犹豫地说,钱的总数减去剩下的,就可以算出一共用了多少钱啊。原来这个问题不仅可以用加法或乘法计算,还可以用减法计算。

和谁一起买真的是无用的吗?张老师追问到。稍停片刻后,有两个孩子跑过去与他耳语,之后,张老师笑着公布两个孩子的想法:李老师买铅笔花了60元,是张老师的2倍。一语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恍然大悟,这个追问是有用的,原来这个问题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这个环节表面上看是在分析学生的追问是有用还是无用,实则是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仅仅是加法或乘法,还可以是减法或除法。他拉通了算法的界限,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方位的认知。

一切都皆有可能。课到此他问学生:你还轻视看起来没用的因素吗?对问题的认识还一样吗?你现在还会简单的看这个问题吗?学生们神回复:不能光看数,还要看词语的意思,背后的意义;无用中也有有用的;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很复杂。就连刚才那个不敢为自己辩解的孩子也说:一切皆有可能,只是我暂时不会。学生悟得如此透彻,实在难得,实在高明!是的,审问问题可以帮我解决问题,研究问题本身,审着审着问题就解决了,张老师接着学生的话说。

回头看这节课,大大的屏幕上只有一个问题,课堂中师生思维跌宕起伏,奔涌向前。黑板上那密密麻麻的写写画画,不正是学生思维的外显吗?在交流中,学生的勇气和自信,被智慧点燃,你甚至能听到思维碰撞发出的美妙声响,这声响也叩击着每位听者的心扉。在这里思维真发生,在这里思维看得见。

数学是如此迷人

课后张老师和老师们分享了他的思考。

他说:生活中,没有准备好条件,再让你去解决问题,凡是这样的都不是问题。解决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急于解决问题,知道条件然后去解决问题,路径往往比较单一。所以应该审视问题,从问题出发,就有很多解决的路径。

他说:教学生学会如何提问和思考,他们就可以学会任何事情。 “审问”问题,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是否在创造条件解决,是否在寻找不同的路径……依次到生活中,审视自己,当遇见看似对我们无用的事或人,我们是否善待?对自己的想法,是否做到好好审视、申辩和坚守。从解决课堂中的数学问题,到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学生从而学会思考,学会了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

他说:学生的思维如一条流淌的河,一堂课的结构就是学生思维的结构,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思考,要顺势而为。

他说:任何知识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交给任何年龄段的孩子(布鲁纳)。模糊数学,非欧几何,黎曼几何,分形的适当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更完整的认识这个世界。

他说:人是他所经历的万事万物的总和。数学永远只是工具,只是载体,只是路径,而不是教育的终点。终点是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儿童,因此数学老师不是教数学的老师,而是用数学育全人的人师。

他说:我不是教小学数学的,我是教小学生的。孩子满眼含笑,是对课程最好的回复。

……

记得郑毓信教授说过,通过数学帮学生学会想的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真正成为一个高度自觉的理性人。我个人觉得张宏伟的“全景式数学教育”恰恰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他善于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智慧,并点燃。张弛有度的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轻盈,既有行云的高度,又有流水的欢畅,收放自如。从“思考什么”到“如何思考”,到“如何让思考”。 课堂无小事,细节见本心,他的执着和坚守,让我看到知识背后,学生思考的全过程;还看到学生完整认识世界的可能,也感受到他亦师亦友的情怀。根深方能叶茂,他的数学是如此迷人。

方东美先生曾说:“学生是心灵的后裔”对我而言,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我将所读、所思、所想与听我说话的人分享,教室聚散之外,另有深意。(齐邦媛《巨流河》)

曾经我也怀有这样的理想对待学生,“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可今天站在张老师面前,不觉汗颜,我只是说说而已。张老师却将他的全身心都给了学生,智慧和勇气,情怀和理想,毫不保留。曾经我也有迷茫,有波动,有慌乱,却依然有着坚守美好的力量和勇气。如今我更要长期地深入思考我所做的事情,从新认识数学,从新认识课堂,从新认识学生。站在生命的高处,站在学科知识的高处,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让生命的诗意与数学的理性完美结合,因为,生命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全景式数学教育”让我记住了,这样一个中年男老师,和一群年龄跨度40多岁的孩子,经历了人生不一样的40分钟。也会时常想起,他的泪水,他的笑声,他的疯癫、他的痴狂…… 一位印第安老酋长说:“有些人能够清楚地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遵循这个声音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不痴狂不疯魔,而他的“疯”,我更愿意是传说。

若你卓绝如张宏伟,你也会,

如此愉悦, 如此痴狂, 如此奇特。

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时,抬起头,窗外,月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