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铜都印象


【创感基地】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解读(二)

[ 信息发布:李永妮 | 发布时间:2016-06-22 | 浏览:201次 ]

【创感基地】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解读(二)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正在深入开展一声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活动。无庸置疑,这场颇具规模、自上而下,鲜明体现着国家意志的课程改革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已经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和震荡,已经并将持续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对人们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和辐射,促使着人们去深入思考学校教育最终的本质和真正的意义。在这片课改的热土上,一大批教育专家和课程改革专家们恰逢机遇,把握时机,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教育主张。有论者曾经这样说过,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在全力推进这场课程改革,其意义已不再局限于自身,而已扩展到整个思想文化实践,恰似一场深入而持久的又一次”新文化运动”。也许,这是不无道理的。

理论上的宣传和发动的确十分必要的,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然而“大炮不能上刺刀”,最终解决课程改革实践的问题只能依靠课程操作的本身。在这里教学实践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有背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事实上,我们所处的位置和意义与那些宣传者、鼓励者、领导者比起来一点也不逊色。因为课改每一步艰难的推进和它最后所获得的成功必将是由广大的教师共同创造。

那么,到现在,尤其是在关于课改的“头脑风暴”狂飙突进之后的今天,该是实实在在地解决课改具体操作的时候了。此时,如何将关于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内容和新方法迅速地转化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科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行为,以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科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间的重要选择。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使命,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改革的攻坚阵地,真正的课程诞生在课堂,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真正突破就不可能有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教育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是课改的兴奋点和着力点,我们必须把视野聚集在课堂上,让课堂更加富有生命活力和创新意义,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将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

新课程着力重组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追求三维目标、改革评价体系,其目的在于让人性丰满于教育,让教育赋予人以尊重,赋予人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而这种教育文化的重建,人本意识的张扬,归根究底还是应该建立一种新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在新的课堂环境中,体验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否则,即使有再美好的构想,再良好的愿望和再生动的场景,当学生回到陈旧、僵化的课堂之后,一切涂饰和浮华都已经消退,学生面对的仍然是模式化、单一性、低效能的课堂学习生活,在这样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学生心灵如何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学习的情感体验和内在需要变得何等苍白!我们必须要试图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文化氛围,而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外在的附加和应时的点缀,必须是实在的经营,切实的变革。


我们认为,传统的“知识传递型”课堂教学必须走向知识建构型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方法意识,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突出学生学习过程和方式,注意建构知识的意义,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展示提示的过程,激发学习动力和兴趣,解放课堂,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这关乎到一系列重大转型问题,如教师角色转型、课堂范式转型、教学方法转型、评价机制转型等。要实现这个转型需要良知的觉醒、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