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案例集萃


抓导语促生成

[ 信息发布:付颖颖 | 发布时间:2016-01-15 | 浏览:160次 ]

案例:教师布置一道思考题给学生:“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试想想,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学生的答案有”“”“”“”“”……教师让学生把这些字放到诗中读一读,和原文作比较,然后问他们哪个字用得好。有学生比较完后说自己的字比原文用得好。教师说:你也变成个诗人了,不过还是绿字用得好。这样的评价是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的。

其实,教师在评价时可以加入这样的导语: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值得赞赏。请把你选择的字放到诗句中,读一读,想一想,再读原文,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去读,去比较,去感悟,去发现绿字的美妙,也体会自己选择的字的不同凡响,而不必一定非得要学生接受绿字就是唯一的好答案。笔者当时就在听课,问了坐在自己身边的学生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字用得好。他说:“‘字让我想到春天就像一个画家,她把小草染成绿油油的,而让花儿开得五彩缤纷。绿字让我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绿草,充满春的生机。我觉得自己用的字所描绘的世界很美。你看,这学生说得多好,不值得肯定吗?

分析:在本案例中,教师没有将隐含教育价值的生成内容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教师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轻过程体验与经验的积累,轻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培养,课堂中的生成与预设没有有机的融合,教师即时评价的语言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就不能达到及时回应、有效回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