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案例集萃


认识生活 探究生活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6-06-22 | 浏览:250次 ]


教室的中间,学生每 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那你就猜错了。这是王俊老师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菜园里》。

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学生兴奋地齐声说:想!

乘着学生的兴趣,王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王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王老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她亲切的话语又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下面,王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王老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学生们迅速地在许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并抢着大声地读出来:南瓜南瓜”……

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是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

学生们准确地齐读:南瓜

王老师又举起了黄瓜豆角白菜卷心菜,最后又拿出了紫颜色的茄子,学生们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 qiézi”“qiéz픓quézi”,王老师在众多的读音中分辨出有一个学生把“qiézi”读成“quézi”。王老师亲切地说:好像有人把它读成‘quézi ',我们再读一遍,读准它的名字——‘qiézi',全班齐读。

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和实际情况来看,生字确实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此起彼伏的读书声过后,学生们慢慢地安静下来。

你们想把刚才读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吗?王老师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学生纷纷举手。

课堂上,学生清晰、自信地读书,老师热情地鼓励,声声入耳。

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来,王老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我觉得更像一根绳子。

我刚才摸到了黄瓜身上有刺。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呢 !”

我知道了卷心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包菜。

【评析】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此课中,老师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明显地分成了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走入相关认知的园地。此时课文所要学习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人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些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它们,欢快的气氛就弥漫了整个教室。第二个层次则是创设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由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他们自然明白了更多。原来豆角像一根绳子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香香的我们吃的包莱就是卷心莱呀”……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点,不是老师向学生讲解的知识点,而是学生们独自探究的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生活获得了认知,又通过进一步的认知,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

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课堂,我们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境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