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李解万象


课堂展示重在效果

[ 信息发布:李红星 | 发布时间:2016-06-12 | 浏览:220次 ]

展示是道德课堂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评价学习效果的核心,是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因此,道德课堂主张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突出学生的“展示性”学习。
何谓展示?展示就是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将“独学、对学、群学”的成果用适当的方式展现、示出,从而检验“先学”的效果。展示绝不是“先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学习成果的“发表、暴露、提升”。如何让课堂展示成为课堂上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重要抓手,让课堂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呈现高效,避免出现“为了展示而展示”的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展示的内容在于“精”。课堂上交流展示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展示(小展示)、还是班级展示(大展示),都必须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和统一答案,也不是把导学案上的内容照搬到黑板上,应该展示本单元、本学时的重点难点,应该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要突出展示的问题性。展示哪些问题,展示到什么程度,需要展示的问题如何分配,每一个问题按照什么方式或思路展示,在课前都应该有适当的预设。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教学价值,只是展示的程度需要教师掌控,有些问题只需要一带而过,有些问题却需要深入追究,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可平均用力,泛泛而谈。
课堂展示,既可以是疑难求助,又可以是对话交流,还可以是质疑对抗,要体现出展示的互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发现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包括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感悟等,体现展示的创生性和必要性。
展示的形式有书面展示(抄写)、口头展示(语言)、行为展示(表演)。书面展示,要求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能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便于其他同学阅读和理解题意和解题过程;口头展示要求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选择较好的切口阐述自己的观点;行为展示则是希望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
展示的氛围应该悉心“营造”。课堂上要让学生“敢于展示,会展示”,就要为学生悉心营造一种尊重、民主、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展示”,就需要教师秉承道德的准则,使用“合道德”的方式,保障学生的话语安全和人格安全,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满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体验到展示的愉快和幸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敢于表达出来,展示才能真正成为观点的交流、智慧的碰撞。
让学生“会展示”,一方面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到带有普遍意义和近似性的“问题”进行展示,让学生找到容易出现歧义的或者核心的知识问题才拿出来做展示;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必要的展示技巧,比如利用图表比数字更直观、更形象具体,比如利用表格展示更易于让人对相关的数据产生对比等。所以,在教学过程的展示环节,尊重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营造良好氛围,在诱导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的“使命”不可缺失。教师要认真修炼课堂驾驭的内功。课堂上教师需要做到:一是选择重点问题作重点讨论,不要平均用力,简单容易的问题一带而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疑点。二是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展示,教师的打断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从而影响交流的效果并且耽误时间。三是作为课堂互动的一员,教师应当在适当时候通过提问或追问的方式给出你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实现你的教学意图。四是对学生的展示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评价是无形的激励,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学生课堂展示水平的提高,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多给学生鼓励,多用赞美的语言,多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