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室动态



工作室动态


《宝鸡日报》关于工作室团队支教的报道:校长教师流动带来了什么?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7-02-12 | 浏览:248次 ]

2017-02-06 宝鸡日报教育周刊 宝鸡教育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推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为此,我市大胆创新,启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双向交流活动,让教师交流的“金钥匙”开启教育公平之“门”,稳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城乡孩子同享一片蓝天。

校长教师流动带来了什么?

好模式 全国教育专家竖起大拇指

单向支教活动是对薄弱学校的静态“输血”,不能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无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从2011年起,我市尝试推出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模式。2013年11月25日,我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市代表,在教育部召开的介绍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的新闻发布会上,做经验交流。“宝鸡模式把校长也纳入了支教,扩大了支教范围”“宝鸡模式把单向支教模式变成了双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教育专家听完汇报后,由衷地称赞道。

一个西部城市的模式缘何会受到教育部和全国教育专家的称赞呢?

这其中的缘由还得从我市的两轮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活动说起。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11年9月21日,宝鸡市行政中心广场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渭滨区铁五处中学教师赵芃与市区的其他51名交流教师代表,出席了我市第一轮校长教师双向交流工作的启动仪式。

时隔几年,赵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旧非常兴奋。那天,他见证了宝鸡支教模式实现三大转变的历史:在交流形式上,由过去单向“支教”,向城乡互动、双向交流转变;在交流内容上,由过去单纯“支教”,向校长、教师共同参与交流转变;在交流范围和规模上,由过去“市派县管”,向“市、县两级派遣,市、县、校三级管理”转变,交流人数增加三至四倍。

时间的指针再转到2013年9月25日。当天,我市第二轮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活动在高新中学举行启动仪式。启动仪式非常简短,但这丝毫不影响第二轮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活动在我市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以前的一对一支教模式,升级为多对一支教模式。

一对一升级为多对一有什么作用呢?宝鸡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用单兵作战和团队作战的比喻说,第一轮的一对一交流是两个学校间各派一名教师进行交流,即单兵作战模式。第二轮的多对一,即两所交流学校各派一个帮扶团队,帮扶团队由一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四名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单兵作战,单打独斗,战斗能力有限,且不方便管理。团队作战,协同作战、集思广益,战斗力大大提升。

好学校 带动城乡办学水平步步升

中小学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活动,让校长和教师动了起来,那么校长和教师“动”起来后,给城乡学校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2015年中考成绩出炉,麟游县九成宫中学和镇头中学并列全县第一。这骄人的成绩是我市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活动结出的硕果。九成宫中学由原招贤、丈八、洪泉、常丰四所初中及麟游县职业中学初中部合并而成,教学质量相对靠后。镇头中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县前茅。两所学校结成交流校后,镇头中学不仅为九成宫中学“输血”,还为九成宫中学“造血”。他们在传授先进的管理、教学经验的同时,结合九成宫中学学生底子差、学习习惯不好等实际情况,与九成宫中学携手打磨出了具有九成宫中学本土特色的“低起点、多层次、高效率”教学模式。

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活动开展短短一年时间,陈仓区香泉镇孙家村小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成绩由全镇倒数第一飙升为正数第一;校园变得整洁了,孩子们变得懂事了;晨读中有了琅琅的英语声,普通话渐渐替代了方言;体育设施多了起来,学生篮球队建了起来;大扫除时,学生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扫到校门口,而是一直扫到公路对面;学校还购买了洗衣机,配备了“小药箱”,专为寄宿学生服务……这些都是虢镇小学教师张来生支教一年后带来的变化。

宝鸡高新中学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验收,且中考成绩再创新高。凤县双石铺中学中考成绩较201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且实现了考入宝中学生为零的历史性突破……这也是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活动带来的变化。2013年,宝鸡高新中学与双石铺中学结成了“亲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两所学校很快形成了教研互动、资源共享、队伍共建的联动机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同不少农村县区一样,体音美教师紧缺且教学水平不高是限制岐山县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但是,岐山县却利用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活动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原来,岐山县大胆创新,他们将全县73名体音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和16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县内共享,打通使用,教师同时为几所学校的学生代课。这种模式,既缓解了部分学校体音美教师不足、教师学科不均衡、高级教师资源紧缺问题,又促进了教研交流,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好教师 争相献智投身支教练兵场

钢管厂子校教师孙涛,说服新婚妻子,奔赴山区支教;秦机子校教师穆巍,不顾自身腿部残疾,报名支教;宝成中学教师张晓宁,接来公公婆婆帮忙照顾不到3岁的孩子,自己报名支教;虢镇小学教师张明霞退休后主动去香泉镇中心小学义务支教……这些鲜活的故事激励着我市一个又一个热血教师,纷纷加入支教大军,把支教路上的一个个挑战变成了练兵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

陈仓区凤阁岭镇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为此,来自虢镇初中的支教老教师魏荣,自学flash动画制作技术,引进课本剧表演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招还真灵,学生们真的爱上了英语学习。当年的考试中,魏荣所带班级的英语平均成绩提升了20分。

看到交流学校急缺一名英语教师,教语文的支教教师王敏主动承担起了英语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没有人知道,整个假期里,她不分白天黑夜地狂“啃”英语教材,上网查资料,向专业的英语教师请教,为教学做了很多准备。

陇县城关镇中学教师周亚宁支教的学校是渭滨区长岭中学。习惯了班级二十个学生的周亚宁,第一次走上长岭中学的讲台就懵了。一个教室里,黑压压挤着七十多个学生,周亚宁不知道这么多学生的课堂效果该如何保证。恰在这时,长岭中学的教师们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帮着周亚宁磨课,并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倾囊传授。两年的支教快结束时,周亚宁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在长岭中学等六所名校联评中蝉联第一。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支教也是同理。陈仓区实验小学团队就是坚持这样一个信念,将一所新建学校打造成了一所当地老百姓交口称赞的名校。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记者也不敢相信,不到一年时间里,陈仓区实验小学支教团队不仅为凤阁岭中心小学设计了校徽、创作了校歌,还创办了全镇首份教育刊物《凤凰月刊》,开辟了“开心农场”,编印了德育校本教材《我们都是好孩子》……

陈仓区实验小学支教团队的带队副校长赵科利说,支教不光是支援教学,更要从学校管理、办学理念等方面全方位支援支教学校。支援的过程也是支教教师快速成长的过程。

“宝鸡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支教模式”“宝鸡校长教师双向交流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自从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活动启动以来,我市教育人收获了各种各样的称赞。不过,所有教育人最欣慰,也最爱听的还是一位山区家长朴实的话语:本来是想让孩子转学的,现在学校校舍新、设备好、教师强,跟城里的一样了,还费那个事干啥?(《宝鸡日报》记者 唐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