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论文集锦


提高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思考

[ 信息发布:杜丽丽 | 发布时间:2016-06-21 | 浏览:234次 ]

提高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思考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原有知识状况、学习水平直接影响新知的学习、知识技能的迁移。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相比,在算理和算法上是完全一致的。这是教材的逻辑起点,也是教师臆定的学生认知的起点,这两个起点一致吗?对于这些基础,学生具体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哪些已经会了,哪些还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如何?如果老师不教,学生能否自觉地将以往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备课时,对这些问题了解得越真实、越透彻,教学的设计就越有效、越有针对性。

1、发现算理,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效性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我认为要学好三位数乘两位数必须过“二关”:算理关和计算关。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了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方法。如:教学例1,144×15。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后,要求同桌讨论;再请认为正确的同学板演,小组讨论,明确过程;集体交流交流,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规律。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把计算规律归纳成13个字三句话:乘的顺序(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积的位置(个位乘得的积和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对齐),答案的求法(把两次求得的积加起来)。在学生练习时,紧紧抓住13个字三句话,突出重点,特别是让计算错误的同学说出算理,为学好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提倡估算,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效性

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往往会一些出现错误:如算理模糊,三位数中间的0不乘,末尾的0不添。我针对性地提倡计算前要估算,得出得数的大致范围,大概是多少,这样为计算创造了条件。计算结束后,把估算和计算结果比较一下,就能基本判断出计算结果有没有错误,以便能及时找出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如:401×22估算是400×20≈8000,四位数;但有的同学401中间的0没有乘,结果是902,三位数,位数不对,答案也寥之千里,寻找原因是中间的0忘了乘,重新计算结果401×22=8822。提倡估算,提高了自我的究错能力。

3、强化验算,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效性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认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拥有一种好习惯,将受益终生。学生在计算时,错误的原因大多是乘法口诀不熟悉,进位时粗心。为了提高计算的有效性,我强化了验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及时验算、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验算时向学生介绍了“弃九法”,简便易行。481×68=8708验算的过程是:(1)481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一直加到和是一位数为止,4+8+1=13,1+3=4;(2)68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一直加到和是一位数为止,6+8=14,1+4=5;(3)用(1)×(2),4×5=20,2+0=2;(4)积32708,3+2+7+0+8=20,2+0=2;比较(4)与(3),两个积相等,说明计算过程正确,如果不正确,需要重新检查计算过程。

4、培养细心,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效性

乘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正确率不高,究其原因,除了算理不理解,计算错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学生的粗心大意:抄错题目,写错数字;脱漏符号;进位时口算错误,把两次乘得的数想加不进位,这些都是视觉迁移造成的,结果是“一步不慎,全盘皆输”。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做到“三吻合”:一是作业上的题目与书上的题目吻合,二是竖式的题目与横式上的题目吻合,三是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吻合。这样就能杜绝感知错误的发生。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写对题目,是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效性的前提;掌握算理,是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效性的关键,培养估算和验算的良好习惯,是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效性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