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涵说.我说



墨涵说.我说


数学课堂“五行说”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5-09-29 | 浏览:308次 ]

数学课堂“五行说”

赵科利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五行说认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具有“五行”的形态,彼此兼顾,相互平衡,和谐统一。

一、金----让课堂有金一样的错误

课堂是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问题从哪里来,问题从教师的点燃中来,从生生互动的碰撞中来,从学生自己摔倒自己爬起的惊醒中来。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你预设的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在你预设之外出其不意的生成。好比一笼刚刚出炉的包子,热气腾腾,酥软可口。现做现卖,是商家最高明的营销策略。因为刚出炉,烫手是情理之中的事,此时,从学生口中和笔下自然流露出的“错误”,比金子贵。这些热乎乎的错误,我把它们称作“美丽的错误”!

课堂无错要不得。课堂没错会怎么样?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假的;第二,无效的。如果一个错也没有,这样的课还需要上吗?我们的教学既应该防微杜渐,也应该亡羊补牢,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错误”,影射的是学生当前真实的认知状态和情感体验,是教学的原发力。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问题和错误的逐级交接和层层推进,不藏不掩,敢于暴露,最终方可实现一网打尽。可怕的不是学生犯错误,而是教师错误的对待学生的错误。

好的课堂一定是“错误百出”的课堂,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是老师的义务。因为民主而敢言,因为敢言才会口无遮拦,“口吐莲花”“笔下生辉”,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想就怎么写,错误无罪,而是一种难得的资源,就看你敢不敢用,会不会用,能不能用,前提是,你得接受“错误似金,潜力无穷”。

二、木---让课堂有木一样的质朴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要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那样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具有木质感的“原生态”课堂,素面美颜,端庄淑雅,传递的是师生间的一种智慧,一种默契,一种真实,让数学课堂从雕琢回归质朴,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回归宁静。数学课更像是一位温文尔雅、带黑边眼镜的学者,静思是她最美的语言。没有适度的宁静,思维就会短路。数学教学,要符合数学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精神实质,要把数学课上成真正的数学课,力戒“创设情境”形式化、“合作学习”表面化、“多元评价”复杂化、“常态课”示范化、“公开课”表演化,“激发兴趣”导致“多兴趣”变成了“多闹趣”,“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导致“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等等现象。

回归简约。“简约”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寓丰富于简单之中,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数学教学简约化,是对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在这里,“简约”是一种操作要领,是一种教学方式,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教学理念。理想状态下的简约化数学课堂特质应该是这样的:课堂结构——清晰、明快、整体感强;教学素材——经济、高效、少而精练;节奏控制——匀称、舒缓、张弛有致;活动展开——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教师上课——轻松、自如、胸怀全局;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

简约数学课堂,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不必要的、闲散的东西,最大限度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用最低的教学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学收益,真正做到从“形式”走向“实质”。

回归生活。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创设生活场景来学习数学,是数学生活化的第一步,但仅仅结合生活情境提出单一问题是不够的,学生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数学答案。数学课堂的实践问题应当回归到原生态的现实生活中,教师设计的生活问题应当是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不再是一个数学答案,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一种方法,从单一思维扩展到多向思维,有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味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三、水---让课堂有水一样的灵动

“水”的意象,让我们想到随遇而安的灵活,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从结构上看,灵动的课堂是一渠湍湍流淌的溪水,有击石而起的浪花,有舒缓起伏的节奏,有峰回路转的神奇,有起承转合的映衬,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飞白,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悠远与光鲜。

从本质上说,灵动的课堂是令学生两眼发光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是有童趣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是学生真实情感流露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是有生成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是超越知识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是有生命关怀的课堂; 灵动的课堂更是不断相遇对话的课堂。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讲座,有句话记忆尤其深刻:“学习是相遇与对话的学习,是对意义与关系的再编。”灵动的课堂,一定是新旧知识间的相遇,书本知识与学生课外生活的相遇,师生情感的相遇,学生间的对话,师生间的对话,书本与生活的对话,不仅仅是面对面的对话,还是心对心的对话……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是课堂生命的“活水”,有效地利用能让课堂更加灿烂,更显生机。

我们希望看到的课堂是:灵活开放和生成发展。课堂的灵动,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你对数学教学的理解,你的学生立场,永远记住一点: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厚积而薄发,那么智慧的,灵动的,充满童趣的课堂就离你不远了。

四、火---让课堂有火一样的激情

数学课一定要有数学味,但如果数学课太“数学”,太规整,同样是一场灾难。我想到了“火”,想到了冬天里的温暖,想到了激情。

什么是激情?“激情”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强烈的、具有爆发力的情感。”我们在教学中正是需要这样一种强烈的情感,释放我们炽烈的热情,感染我们的学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有激情才能产生激情。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自身充溢的激情感召下,自觉走完“不动---激动---感动”三段式心路历程。

课堂需要激情,教师进取的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感动的激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激情的教学,如同生锈的钝刀,形似刀,实无力,激情就是一把利刃,它能将坚硬的骨头肌肉切开,对人的精神施行复杂的外科手术,由表及里,标本兼治。

激情从哪里来?首先是要有一张“铁嘴”,能把话说“通”,说“活”,说“准”,说“趣”,说“美”。其次还需有一手好字,板书“精、美、严、实、新、活”,能巧妙地用简笔画上课、板书,使枯燥的文字变成有趣的形象,变“死课”为“活课”。第三,要有好的教态,情绪、声调、眼神、动作、姿态等诸多要素,一个都不能少。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衣着整洁朴素,动作协调优美,表情自然和善,声调抑扬顿挫,目光亲切敏锐,都是激情燃烧的火花,美丽,明亮。

五、土---让课堂有土一样的幽默

课堂上最接地气的东西是幽默,性价比最高,但同时又是最容易被遗忘。哭是一种本能,笑是一种能力,幽默是一种气场。

每次听名师讲课都非常轻松,他们妙语连珠、妙趣横生,让我们欲罢不能,学生也乐在其中。追根求源,除了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还因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幽默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笑中接受新的知识。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能为教学增添亮色。

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亲其教”。学生只有在亲其师的氛围中教学效果才会达到理想的境界,善用幽默能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人相处得更融洽,使彼此的关系更和谐。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不理解的高墙。

幽默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兴奋剂。一个人的情绪、思维在不同的状态下,接受新事物的快慢会不一样。当人们的情绪、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时,接受新事物就快,反之则慢。教师要想学生长时间处于兴奋的状态,最好的教学手段首选幽默。因为幽默就像“兴奋剂”能消除学生的疲劳,燃点学生注意之灯。

如何才能拥有语言表达的幽默感呢?首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是进行幽默教学的前提。幽默也是一种心态,只有心境稳定,才会以幽默的“趣味思维方式”对待一切。其次,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是进行幽默教学的关键。教师要与幽默结缘,有赖于丰厚的文化底蕴,思维的敏捷,口语的畅达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平时教师要博览群书,多搜集富有幽默感的格言、警句、趣联、风趣的小故事、笑话等。只有广撷博采、汲取精华、内化吸收,年深日久,到运用时才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第三,适可而止,为教学服务是进行幽默教学的保证。

幽默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青睐和学生喜爱,不仅仅在于它能博学生一笑,而且还在于它能在笑声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幽默在教学中只是 “调味品”,量不可太多。成功的幽默不是浓墨重彩的渲染,而是最佳时机的疏笔点染。从表层看,不显山,不见水,但蕴藏着机敏、智慧与期待。

说到底,藏在幽默背后的是快乐,藏在快乐背后的,就一个字,那就是“爱”。

(此文发表于《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