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室动态



工作室动态


研修“心”思考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8-06-28 | 浏览:557次 ]

赵科利

内容提要:

学校教研,教师研修,如何能从“心”出发,回归“初心”?在教学一线和教学教研管理岗位多年的作者,对此做了深度思考与实践,他提出“心”教研的六个特质,即:想得远的预设;变得出的趣味;叫得响的规则;摸得着的心跳;看得见的成长;嗅得到的品味。并用实例从细节、定位、规则三个层面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解读。

关键词:研修 初心 趣味 规则

“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句出自苏霍姆林斯基的妙语,我的关注点在两个字上:“乐趣”。能给教学带来乐趣的,也只有教研,但教研何其多,乐趣渺茫茫,说到底,还是走不走心、触不触底的问题。“心”教研,如果满足以下六个特质,即:想得远的预设;变得出的趣味;叫得响的规则;摸得着的心跳;看得见的成长;嗅得到的品味,定会“妙趣横生”。

任何看似简单的事情(活动)其实并不简单,简单的外衣之下是暗流涌动,杂草丛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就事论事,想得远,想得全,做精密的预设,让暗流涌动变成深情款款的涓涓溪流,让杂草丛生变成诗情画意的芳草地。心有光芒,必有远芳。

比如周三的一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名师进校园---数学教学分享会”,所有学科教师参会听课。听起来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四个字表述:你上,我听。但我们静下心细想的时候,“你上,我听”会衍生出一长串的问题,从两个角度来思考,听着的角度:

1.本次分享会的主角是无疑是做课教师,听课的教师是不是也是主角?

2.如果是主角,主角应该做什么?

3.这是一节数学教学分享会,我是语数英体音美综合学科,我为什么要听?4.你让我听,可以,我可以边搞“副业”(补笔记)边听,人在报告厅,

心在万里外,我是在“佯听”,你能把我怎么样?5.我是想听,可不是我教的学科,我听什么?

从讲者的角度来观察:

1.会场的氛围,细节,听者的礼仪(包括掌声等),是一个学校管理优劣的晴雨表。这个晴雨表测量的是学校的口碑和美誉度。

2.听者来的多不多、齐不齐,听得好不好(包括专注度等),是对讲者是否尊重和讲者对自身认同的量尺。这把量尺测量的是讲者自身的专业尊严。

有了以上的认知,“你上,我听”就变得丰满起来,“简单”就变成“不简单”。

我们就要在分享会的“前、中、后”做精妙的预设。

1.用ppt呈现讲课人的简介并浓重介绍,这是常识、是尊重。

2.用ppt呈现听课意图,解决为什么听的问题:学科整合 跨界教研。用ppt呈现视觉效果要好于听觉效果。

3.用ppt呈现听课指南,解决听什么的问题。

听什么:听理性思维, 听数学思想, 听课堂智慧, 听数学味, 学数学简洁美.

评什么:评简洁独到的教学设计, 评拿捏有度的教学技艺, 评思维释放的学生学习。

4.用ppt呈现听课纪律,解决怎么听的问题。把纪律挺在前面,并有效约束,是一种正向唤醒。

如:听课期间禁止随意离开会场,有特殊重大事情需要办理,须请假之后再离开。听课期间禁止做与本次研讨无关的任何事情。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放在抽屉。

5.用ppt呈现出活动流程,了解全貌,心知肚明。

第一环节:示范观摩课;第二环节:现场随机点评。即所有参会教师的名字放在抽号箱内,随机抽取3—5人,每人点评不超过2分钟。

第二环节的设计,可圈可点,它是本次观摩研讨活动的触发器,它能解决听的“质”的问题。我听了吗?我听到了什么?我用心听了吗?我的感悟是什么?有感悟,你得把它说出来,怎么说?这就得深度思考,而深度思考的先决条件是你得认真的听,欣赏的听,外化于形,内化于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如果按部就班,按常规只限专家点评,那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泛泛而听,泛泛而记,像雾像雨又像风,一场本应该有的“名师”效应,就会大打折扣。教研因无趣而功力全无,更可怕的是,当这种“无趣”一旦成为习惯,教研就真成了摆设。

课后随机抽号,至少起到了这么两个作用,一是效度的问题,听了,想了,然后才可能用了;二是参与度的问题,教研不是一两个人的秀场,你得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人在,心在。如何验证参与度?一场人数较多的研讨活动,在活动之初,就要宣读规则,比如课后随机抽号点评,带着任务去听,目标驱动,相信每个老师立刻就会变成一个“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大胆发言的好学生”,而被抽中的老师无疑就像中了大奖,心跳,兴奋,回家之后,他会把这份“展示的荣耀”有意无意的分享给家人。生活因工作而精彩,就是这个理。“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在别人的课堂里,成就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心”教研的力量!

有长远的“预设”,就有“趣味”和“心跳”蕴含其中,而这种“趣味”和“心跳”往往隐含在小小的细节当中,就看你想到了没有?做到了没有?

长远的“预设”还必然包括学校教研工作的顶层设计,教研得有方向,目标,措施,效果,我们必须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找到原点,走向终点。

比如,我们教学教研的出发点

做真教研,搞真研修,将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教学研究的初心。学校围绕“课堂中心、 学生立场”,以“展学”为突破口,师退生进,让学生在“自告奋勇、自知之明、自得其乐”中经历“乐学、会学、学会”的自主学习奇妙之旅。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从课堂结构、课堂支撑两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用自研和群研两个空间,全面夯实“教师基本功,教材研备,日记体微课题研究”三大板块,让课堂教学有底气;通过“常态课、成品课、优质课、影子课、创课”五课实操训练,让课堂教学有抓手;通过“学练评、限时训练、日清周结、错题问诊、学科评级、学习共同体”六条通道,让教学结果有尊严





比如我们教学教研的兴奋点


1.创课——基于敏锐观察大胆求证的新课型。

在我们学校,有一种课叫创课,它是教师课堂实操“五课”之一。创课的核心是将一种新的教学想法化为教学现实,即“创课=想法+做法”。创课有多种形式:创设新理念、落地新教材、设计新教法、组织新教学、开展新评价、撰写新反思;创课是基于教师的独立思考,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它指向教学的艺术,更关注教学的意义。

如果把“五课”比作五个手指,影子课就是小拇指,常态课就是无名指,成品课就是食指,优质课就是中指,创课就是大拇指。四指握紧,大拇指收尾,恰似把门的大将军,横刀立马,这正是创课本身的要义:只有创新,时刻创新,才有课堂的风调雨顺和学生核心素养的瓜熟蒂落。

时间+汗水+题海战术” 是被我们摒弃的,我们要的是“兴趣+方法+不断反思”,有反思就有创意和创造,这是创课的初衷。

2.日记体微课题研究——基于自主思考能研乐研的新研究。

人人会做课题,是我们提出的口号,但要落实这个口号,得有切实可行的方略。如何让课题研究不至于成为阳春白雪、烫手山芋,或者独坐阁楼的“空空道人”,我们想到了课题研究的初衷: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带着问题行动,在行动中成长,课题研究仅此而已。写日记,谁都会,那何不开辟一条新路,日记体微课题研究应运而生:

以一个学生、一个组、一个班的日、周、月变化为脉络,以研究主题为中心,以情境故事为载体,通过日记体实录,以观察者、介入者和思考着的身份,对研究主体跟踪分析,客观描述,主观引导。让研究自然化,通俗化,平民化,人文化,文学化。它不仅是课题研究,更是一种童心集和智慧集,不仅是严谨的科研成果,还是一味心灵鸡汤,又是可读性很强的文学著作,是中国版的《窗边的小豆豆》。

3.《课堂千千结》校本教材——基于本真课堂“容错化错”的新思维。

这是一本在课堂发生的学生真实学情和认知实录反思集,是一本将学生的“错误”变废为宝的化错典籍,是让学生敢错不错的精神支柱,它为教师提供了拨云见日的日常教学“前车之鉴”。

一题多解,一题多维,是数学课堂赋予我们的一种“远见卓识”,我们要在学生看似漏洞百出的答案中,透过蛛丝马迹,寻找“错误”的光芒,聊着聊着就会了,错着错着就对了,在层层迷雾中,发现曙光,在心心相印中,恍然大悟。有化错,才有我们期待的主动学习。

老子的《道德经》中这样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研修的角度讲,我想这里的“道”应该是“规则”。有规则,研修就能立得起,走得动,跑得远。

比如,课题实验教师中期汇报会,从组织程序,汇报形式、评分依据等环节都要全面考量。

会前抽签决定汇报顺序;汇报形式:有PPT、脱稿、PPT上只呈现汇报的提纲,不能将所有要汇报的内容全部罗列,用图片、数据说话;考核流程:15分钟汇报----现场答辩---评委打分---现场公布打分结果(计入期末常规考核)。

评委由七名学科首席导师担任,主要从总体印象、基本素养、实验绩效三大方面十个小项进行评分。十个小项即实验教师十个“维度”操作规范,这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具有实操和引导性的指挥棒。即:

1.普通话标准度;

2.语言表达流畅度;

3.PPT制作精美度;

4.现场把控游刃度;

5.“牧场式”教学理念的认知度(看答辩),了解“牧场式”教学思维导图,并有自己的思考。

6.实验研究的深入度(看评价),学生个人、学习共同体评价经常,能起到激励、凝聚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团队合作学习的扩张力。

7.实验研究的特色度(看专项),在某一方面实验有点子、有实招,有生产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8.实验研究的辨识度(看现场图片),具有与实验研究同步的教室氛围、围坐、独学、合学、展学、30+10监测、堂堂清、周周清的现时评价等。

9.实验研究的有效度(看学生),围坐是有讲究的,独学是有方法的,合学是真实的,展学是必须的,监测是科学的,评价是常态的,学生是有规矩的,成绩是节节攀升的。

10.实验研究的文化度(看专辑),能自觉自愿在网站学习、乐于参与群活动(qq群、微信群),乐于将外出学习的感悟用文字记录并分享,善于梳理整理自己实验的足迹并形成具有个人鲜明特点、图文并茂、设计精美的《弦歌集》。

答辩环节,选手围绕三个问题现场作答:1.我实验了什么?2.我拿得出手的实验特色是什么?3.我的感悟及设想?发言。汇报后由工作室主持人就教学实验随机进行提问。

正是有了以上各环节的规则,才使中期答辩有声有色、有理有据。答辩人是在“精心”中梳理,在“心跳”中展示,在“欢心”中收获。这就是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的“心”研修。

“规则”具有连续性,可持续发展性,它是对每一个活动个体的评价和总结,又是对下一个活动的引领和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则就是“有始有终的递进运动”,习惯和素养就是在这种运动中水到渠成。

“规则”具有仪式感。规则的棱角,仪式感的庄重,其实都是指向“趣味”,“你无趣,是因为你缺乏仪式感”。仪式感本身就包括:有意义、有意思,能走心,不忘初心,一心一意,一板一眼。

方法的欠缺,就是道理的欠缺。思考并落实了诸多有棱角的规则问题,研修才算得上有仪式感,也必然是有意义,有意思。

美国思想家梭罗曾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定义:“如果你在地里挖一个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

研修的理想境界就是给老师挖“一方池塘”,用这方“池塘”打破老师生存的“鱼缸”,让他们在“池塘”里成为“最好的自己”!

人不是慢慢长大、成熟的,而是因为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话、一首歌。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顿悟”吧!凡经我手必美丽,我们的每场教研,每场研修,应该都具有“顿悟”的力量,“心动”的力量,唯有这样,所有为课堂聚焦的研修方式,就是为课堂点起了一盏心灯,照亮孩子前行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