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室动态



工作室动态


教师小课题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8-04-24 | 浏览:351次 ]


主要谈四个问题:

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教师应做什么样的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的要素和品质。

教师做课题研究的三项修炼和一项常态工作。

第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

我们教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刚走上工作岗位,满怀憧憬和热情,干什么事都活力四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有了同样的滋味------繁杂、忙碌、辛苦、疲惫,这几个词成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教师生活的写照。其实,无论干那一行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多数都会倦怠自己的工作。倦怠,来自于简单、来自于重复、来自于单调。岁岁年年,朝朝暮暮,我们跨入校园,走进办公室,然后走向教室……这按部就班、日复一日逐渐变成一种习惯和秉性。那就是不思改变也不想改变。所以生活变得单调乏味。

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工作性质,但我们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做一个有教育理想的人。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做一名反思者和研究者,重建教育观念。这样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一天太阳都是新的,我们的学生有多可爱,我们的工作多有意义这样生活才会变得快乐。我们要学会超越自我,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追寻自己的专业发展,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对于教师做研究有三种很好的认识:

一是从研究过程的角度来看,通过研究使教师成为反思者;

二是从研究意义的角度来看,通过研究赋予教育教学工作以乐趣和价值;

三是从研究结果的角度来看,通过研究使教师成为成功者。

我们要学会反思和做研究。理论界把非专业的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研究(主要是中小幼教师),简称为教师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特殊类型,教师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获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以普遍推广和运用;通过研究所形成的物化的研究成果退居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锻造和凝结成教师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反思者和研究者的气质,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乐趣和意义,逐步成为一个能够把握复杂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成功者。

教师通过研究能够提升自身素质,形成以下三种精神气质和能力,对从事教育实践极为重要:

一是教育的理解力:把握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的认识、判断、欣赏的能力;

举一个例子

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故事

妈妈带着女儿第一天上幼儿园,园长带着她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小女孩看见墙上挂着的小朋友的画,说:“画得这么差,还挂在墙上”;看见地上有一辆玩坏的玩具汽车,说:“玩具坏了,随地乱扔!真不应该!”

妈妈:感觉没有面子,很丢人,于是就说:“闭嘴,不要乱说”,“要有礼貌!”完全不懂女儿的语言中所传递的信息。

园长:很镇静地回答:“小朋友画的画,无论好坏,都可以挂在墙上”,“玩具就是给小朋友玩的,玩坏不要紧”。

小女孩语言信息的解码:自己画画不好,还可能挂在墙上吗?自己不小心玩坏了玩具,会受到指责吗?女园长读懂了小女孩语言中的“密码”,她的回答小女孩很满意,很放心,于是愿意留在这所幼儿园。这就是一种教育理解力,我们要从学生的言行中读懂学生在想些什么。

二是教育的批判力:发现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的问题、矛盾及症结并进行教育学分析的能力;

禁止扔粉笔头的故事

某中学化学男教师小王有一绝技,扔粉笔头特准。很多男生喜欢他的课,因为他有这一武功,女生也觉得好玩,都觉得化学课值得期待。后来五严规定来了,经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后,他改正了上课扔粉笔头的毛病,以尊重学生,但学生认为上课不好玩,就开始睡觉和做其他事。他陷入了深深的迷惑。这是为什么?

如何评判这件事:什么是体罚?

小学数学课,一男孩被罚站在教室前约15分钟之久。教师正常上课,一直没有让孩子回座位,直到下课。男孩被罚站在前面,既不羞愧,也不生气,而是表情生动,满脸笑容,手舞足蹈。男孩说:他瘦得皮包骨头,坐久了屁股疼,主动申请罚站,教师满足了他的愿望,所以他很开心!

一男生说,他喜欢的语文老师三天不理他,是体罚;一打架的男生说,他的班主任让他三天后去承认错误,是体罚。为什么成人认为是体罚,而学生并不认为是体罚?为何学生认为是体罚的现象,却完全没有引起教师的关注和思考?我们认识和理解每天和我们在一起的学生吗?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是从抽象的理念开始,还是从研究学生开始?我们凭借什么控制和驾驭课堂?我们如何学会增强知识和教学本身的吸引力?

三是教育的建构力:改善教育实践和建构新的教育实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雷夫老师:奇迹创造者

第56号教室94%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和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但在雷夫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雷夫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人格、信念和一生受用的技巧,从而创造了这一奇迹。

雷夫提倡“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雷夫创造了学生“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雷夫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培养的孩子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成绩优异,从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教育实践。

在这三种精神气质中,建构良好的教育理解力是前提和核心。一种新看法的形成、新思想的获得、新视角的出现、新方法的运用,能够扩展我们的教育视野,提升教育趣味和教育品味,也就是决定了我们喜欢什么、欣赏什么、鼓励什么,也同时形成了判断和评价教育实践行为的标尺,铸造了我们批判的眼光,建构发现现实的平庸和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创造的激情,形成变革现实的需要和改造实践的技术路径。良好的教育理解力,决定了教育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可以推动我们创造出崭新的、人性化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

第二个问题:教师应做什么样的课题研究?

从多个角度看:

一是从研究类型的角度看,教师应多做教育教学实践性的研究;

二是从研究涉入的角度看,教师应多做自身的研究;

三是从研究内容的角度看,教师应多做学生的研究;

四是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教师应多做实践性研究,如课例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

从研究类型看教育研究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理论研究:

建构教育的时代精神,增进教育知识积累;

二是政策研究:

服务于教育决策咨询,推进教育宏观发展;

三是实践研究:

探寻教育教学操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改善和提升教育实践行为

其中一二两种是教育家和理论家研究的,我们教师做的是第三种研究:实践性研究。教师研究就在日常经验和现象之中,不是在教师的经验范围之外去寻找问题和课题,而是在教育教学的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和课题;这是一种基于自身教学经验,以自身教学实践为对象,改善自身教学理念和行为,提升教学自觉意识的教学实践研究。因此,以自身的亲身实践和亲历体验为重要基础,是自身“在场”的现场性的研究,是不断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个完整过程。把自身作为思考的客体和对象,不断地追问、挑剔和批判自己已经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需要在貌似合理和正常的地方找出反常和问题。如这样一个小课题《课堂笔记与学生成绩相关性研究》

史蒂芬·金女士的研究设计:

问题:本班一名黑人学生斯通智力一般,但数学成绩一直很好,课堂笔记特别认真。二者之间有联系吗?如有,可找到普遍提升数学成绩的可行路径。

设计一:要求全班学生按教师规定的统一格式做课堂笔记,连续上交课堂笔记一月。

分析结果:1、成绩特好和成绩特差的孩子课堂笔记比较简单;2、成绩特差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智力不差于斯通;3、斯通强调通过笔记的方式强迫自己认真听课,找到并记录教师讲解中不懂的问题,课后想法弥补。

第二轮研究:强化针对性

设计二:

以斯通等中等智力学生的课堂笔记为基础,形成3种学生课堂笔记范例:

A模式:只记自己感兴趣的课堂笔记;

B模式:以记录自己听不懂的问题为主,辅之以课后弥补;

C模式:全面记录的课堂笔记。

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A、B、C三个数学学习小组,人数基本相等,按三种方式坚持做课堂笔记一个月。

分析结果:1、对中等智力学生而言,课堂笔记能够普遍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2、A模式对中等智力及以下学生影响不大;B模式对学生成绩影响明显;C模式多数学生无法坚持,但坚持下来的效果极好。

史蒂芬老师的研究特点

1、具有改变自身教学的强烈意识和自觉行为,努力追求教学的高品质;

2、善于从自身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细节入手,发现问题所在,并把问题聚集到“课堂笔记”上;

3、通过系统的方法设计,有意识地干预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学习,逐步形成明确的认识和结论。

这个案例就提示我们做什么样的研究:既可以从课程的角度研究课程的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的管理、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也可以研究教学的环节,如教学的设计、教学的组织、教学的实施、课堂教学的管理与评价等;还可以从微观层面研究教学行为:如何提问、如何讲解、如何启发、如何布置作业等,甚至可以研究自身的形象、服装、体态、表情等。但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所教的学生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这是贯穿上述实践研究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根基。

第三个问题:小课题研究的要素和品质

刚才说我们教师要基于课堂和自身来做课题研究,不做长篇大论,而要做“微型课题”也就是常说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就是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

小课题要素往往包括:具体的对象指陈、现实的触动描述、鲜明的意旨表达、可行的方法设计、清晰的程序勾勒和大致的成果预期等,正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具体而微”的课题,具有课题的一般结构或体式。大体格式为六部分以一个课题《教师口头禅成因分析与矫正对策研究》为例:

一、研究原因。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些教师有口头禅,如“听老师讲”,“听懂了没有”、“下面一题”等等,这样的口头禅上课教师老师可能没注意,但学生或听课老师会发现一堂课要讲十几遍或更多遍,造成听觉疲劳,影响教学效果。这就是这个课题的研究原因。也就是说第一部分是阐述:为什么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例如本课题,改掉“口头禅”可以改变教师形象,提高教学效率。

三、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本课题如: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通过听课,走访、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自己或他人有哪些“口头禅”,带来哪些问题或弊端。

四、研究的过程设计。本课题可设计如下:第一步调查了解、第二步分析原因、第三步寻求解决方法、第四步形成研究成果。

五、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包括调查问卷、听课案例、理论支撑的文献等;第六大板块研究成果。就本问题研究后有哪些成果,自己有哪些心得,如本课题就是:改掉口头禅有哪些好处。教师如何改掉口头禅。换句话说这样的的研究成果就是很好的教育教学论文,这样的论文是专家们最欢迎的,最具有价值、也最容易发表的。要素的最后部分是参考文献,即自己从哪儿找到理论支撑。如本课题可用《演讲与口才》,《教师讲话的艺术》等。

以上讲的是小课题的要素和格式,那想选一个好的小课题,必须要注意六点:

一是“微小”。“微型课题”的视域、论域和切口等都比较小。如“语文课堂合作‘边缘人’现象研究”、“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摘抄实效性的研究”等,就符合鲁迅先生所说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的“原则”。前者研究课堂合作中“边缘人”现象的成因、类型、对策等,有利于解决课堂合作面较窄、民主平等气氛较淡等问题;后者针对阅读摘抄有形无实、效率不高的现实,研究和寻找提高其实效的方法与路径。可见,“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比较单一,研究的“截面”也很有限。而另一类课题则不然,如,“由感知历史到感悟历史的实践研究”,它关涉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根本转向,是一个较为宏观的问题,自然不是“微型课题”研究力所能及的。而“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的实验研究”、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等题目则给人“老鼠咬蛋,无处下口”的感觉。

二是“成型”。“微型课题”研究的是具体的小问题,但又往往不是个别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问题;应能由点及面,推而广之,可以“类型化”的问题。如“课堂提神用什么招”、“怎样夸孩子最有效”,就是对“类问题”而非“个别问题”的研究。无论是课堂提神,还是夸奖孩子,都是每一个教师会遇到的问题。而“一道平面几何题的多种解法研究”,对象过于细小,并且即时可以解决,很难“成型”,因此不宜列为“微型课题”。由此可见,“微型课题”应该是必须予以持续关注的问题,能够随时解决的问题并不具备成为“微型课题”的“资格”。

三是“应时”。“微型课题”要研究当前的问题,要说“今天”的话。如,“‘好孩子’情感障碍个案研究”就很“应时”,因为一般人眼里的“好孩子”有不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情感障碍,耐挫能力也较弱。正如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所说:“面对‘优生’,教师在深感‘幸运’的同时,更应该意识到,‘优生’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绝不亚于对其他学生的教育。”这个问题如今已经到了非研究和致力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四是“正价”。即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不“应时”的课题在价值导向上也有偏差。如“合理使用‘心罚’的研究”、“微笑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的研究”等,亦存不妥。所谓“心罚”,顾名思义是对儿童心灵的处罚、惩治、摧折。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柳斌同志则反对用故意给学生心灵带来伤害的言语或行为进行所谓“挫折教育”的做法。可见,“心罚”本身就不“合理”,自然无法去“合理使用”。微笑是人内心深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现,因此,“运用微笑”的说法值得置疑,因为这时候它已经由一种情感“异化”成一种手段,已经有了很强的刻意性、“寻利性”、庸俗性;而在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演变成雷霆大怒,急风暴雨。

“小学语文试卷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就有着正确导向。当然,“人性化”不要仅仅停留或满足于试卷中的“温馨提示”一类的话语,更应指向试卷呈现材料内容和试题本身的“人性化”,如果这些是非“人性化”的,或者说有着刁难学生的成分甚至以学生为敌,那么“温馨提示”等也只不过是装潢门面、自欺欺人而已。

五是“可行”。如“幼儿心理特征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不仅切口过大,而且过于专业化,若没有较为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准备,一定难当此任。而“农村小学如何开好家长会”,则显得十分熨帖可行。

六是“深度”。“深度”不等于“深刻”,后者要求偏高,但也提倡追求深刻。提倡“把微型课题研究作为学问来做”,惟有如此,才能走出“从实践到实践,从经验到经验”的低层次循环的状态,不断形成研究者的“理智深度”。“深度”来源于思考,也来源于对理论信息的学习、吸纳、消化和运用。如关于“怎样夸孩子最有效”,可以引用古代西班牙著名教育家昆体良的言论作为立论论据:“现时流行的一种最坏习惯是所谓‘恭维’,即不管是好是坏,学生们都不分青红皂白地互相喝彩,这是一种不合适的、戏剧性的、与纪律严格的学校不相容的习惯。此外,它对于学习还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敌人。因为如果不管说了点什么就立即得到暴风雨般准备好了的赞扬,在他们看来用心和勤奋就完全是多余的了。”陈桂生则说:“廉价的叫好,比唠唠叨叨的批评好不了多少,它同样会使年轻人心烦。真正不可抗拒的批评,是不轻易的批评。同样,真正有力量的夸,是难得的夸。”

第四个问题:教师做课题研究的三项修炼和一项工作

上面讲的是什么样的课题算一个好的小课题,那教师想做好一个课题就必须加强三个方面的能力修养,

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在《中国教育研究的问题转向》一文中提出三种意识和能力,对教师做研究而言也是十分恰当的:

1、问题意识和能力;

2、方法意识和能力;

3、学理意识和能力。

教师做研究的过程,就是这三方面功夫的修炼过程。

问题意识和能力——

1、面向现实形成问题:从对社会、教育、人的观察中形成和发现问题,是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

2、 发现属于自己的问题,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能够研究和操作的问题;

3、发现具有研究空间和维度的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赶潮流,追时髦。

方法意识和能力——

1、方法的重要性:是联接未知和已知、不确定到确定的桥梁;

2、要掌握多种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测试法、对比法等,并能够理解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使用恰当;

3、要理解所有方法都需要理论解释,相同的方法由不同的人使用,会得出不同的解释和结论。掌握方法就是学会系统思考的方式一种方法,就是一种特定的思考方式;

学会一种方法,就是学会一种思考方式;方法为我们超越日常现象的经验判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因此,教师做课题从本质上看,就是学会系统思考的方式。比如说观察就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

1、观察(包括倾听)是一切研究的基本功,学会观察就是学会研究;

2、观察是直接获取“事实”和“现象”的基本方式,客观而丰富的事实是研究的重要基础;

3、在事实观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问题具有相当程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获得的事实可能很有说服力和典型性;

4、相当一部分研究就是以观察作为主要研究方式。

学理意识和能力——

1、学会使用某个专业领域的话语系统,基本能够运用以概念、定义、原理去解释和说明事件和现象,并使别人听懂;

2、对自身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能够作出初步的阐释、比较和推论;

3、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成果做到大致了解,心中有数。

学理意识和能力提升只能靠积累,一是大量阅读;二是听或看学术讨论和报告;三是通过一个个课题的研究,逐步扩大认识视野和知识背景。

这是三个能力的修炼,同时还要加强一项工作,就是坚持不断的写教学反思。我们平时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对自己每天在教育生活中说的、做的、想的扪心自问:为何得意?为何失意?为何困惑?为何争议?反复琢磨:有效吗?合理吗?还可以更好吗?并以纪实加思考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我手写我心”的记录着自己的教育旅程,这样课题研究就有了最好的原始资料。撰写论文就有了素材。

老师们“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行动、研究、思考、学习,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多了激情,多了智慧,多了艺术,多了创造。课题研究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彰显教育的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尽管通往教育教学最高境界的道路充满艰辛,我们很难走到其尽头,但我们心中不能没有追求和向往。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梦想创造在自己的手中,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