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室动态



工作室动态


我心中的“牧场式”教学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8-01-24 | 浏览:409次 ]

工作室实验教师 翟晓琳

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课改的爆破手是“教师”,课改是一场攻坚战,需要理念的洗礼,需要持久的定力,需要模式的维系。课改的丰收场,一定是“合适的陪伴”、“ 成功的体验”和“绿色的质量”。我们实验小学的“牧场式”课改实验正是在这样的共识中悄然起步,摸索前行的。

牧场式教学是一种动态体验式教学和原生态教学。它的核心理念是“开放、开启、开发”,体现的是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行吸收和积累,更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成长。学生在行走中,体验、认知、明理和发展。

“牧场式”教学是指建立在用“新三本”替代“旧三本”的开放的新课堂,即用“以人为本”替代“以知识为本”,用“以生为本”替代“以师为本”,用“以学为本”替代“以教为本”。“新三本”分别代表新课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牧场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开放、开启、开发”,即开放活动,开启生活,开发情智。活动是载体,生活是动力,情智是方向。最终达成“乐学—会学—学会”的三维目标。

说起我们的“牧场式”教学,脑海中即刻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牧场之上,蓝天莹莹,白云悠悠,微风习习,芳草青青。牛羊自由闲适地吃草,放牧者跷脚仰卧草甸之上,或看浮云变“白衣苍狗”,或翻上几页闲书,或干脆吹一曲横笛。再不就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形。但无论哪种,这才是真正的“放牧”之景。看似不闻不问,看似放任自流,其实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秩序的。有前面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剩下的只有牛羊自个的事了。至于哪只牛羊喜吃何种草,什么时候喝水,主动权在牛羊“自身”,只要吃得高兴,只要能吃饱,只要能长膘,“放牧者”何须干涉!这种情景按古代说法,有“无为而治”之状,照当代理解,则有“回归自然”“物人和谐”意味。

从新课程对现代教育的要求来看,今天我们恰恰需要真正的“牧场式”教学。“牧场式”教学体现的正是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行吸收、积累,更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成长。在这种教学中,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放牧者”,负责把学生引领到营养丰富的“牧场”,并作适时地点化、指导。

“牧场式”教学,将“语文生活化”、静态内容“活动化”,学习方式“开放化”,三者合体,立体推动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在绿意盎然的“乐学”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语文知识。

“牧场式”教学形在“场”,实在“牧”。“场”即行为体验的生态场、开放式对话的生活场和反思性表达的生成场。“牧”即课情“晴雨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合适的陪伴,二是学生成功的体验。

怎么才是合适的陪伴?有三个指标:即看得见的规则,看得见的和解及看得见的效率。牧场式教学是相对自由的教学系统,是将教学限定在可控范围,学生在可控范围内“觅食”,它集放、导、创、主、收为一体。牧场式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生命融合的过程,两者都以活动主体的身份共同步入教学领域,在那里双方精神相遇,在经验共享中创生教学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享受诗意的人生。

怎么才是学生成功的体验?简言之,就是学生的“三自”,即自告奋勇、自知之明和自得其乐。这种学生成功体验的背后,是牧场式教学的 “新三本”观,即用“以人为本”替代“以知识为本”,用“以生为本”替代“以师为本”,用“以学为本”替代“以教为本”。“新三本”是牧场式教学建设的三个“触发点”。

如果把课堂比喻成“牧场”,那么教师就要想尽办法使课堂“水草丰美”,气候相宜。扩大来说,作为一所学校就应该是一个大的“牧场”,每一个教师都要为这个“牧场”的丰茂努力。